- UID
- 758385
- 精华
- 0
- 帖子
- 53
- 最后登录
- 2015-6-6
- 注册时间
- 2015-1-19
金 鱼 秀 才
小 鱼
- 龙币
- 477
兑换福利
|
53、金鱼出血病
发病原因:引起金鱼患出血病的因素较为复杂,一般有病毒性、细菌性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引发:
(1)病毒、细菌(一般认为由单胞杆菌)和寄生虫侵害鱼体致使鱼体周身或局部受损。
(2)水质关系:不管用自来水养鱼,还是湖水或井水养鱼,需经过静置或曝晒2—3天后,才可使用。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使用,轻则使鳍鳞充血,重则会使金鱼致死。
症状:周身鳍(基部更甚)、鳞间或局部充血、溢血、溃疡、鳞片脱落;重则口腔、眼及内脏均有出血现象,病鱼呆浮或沉底懒游,轻者食欲减退,重者拒食、体色暗淡、消瘦、分泌物增加,并发细菌性水霉病、败血症而死亡。
[发病季节] 终年可以发生,尤其以6—10月为多见。
防治方法:
(1)除注意上述致病因素的预防外,在溢血处检查有无寄生虫,有则捉除。同时,用红汞涂擦患处,然后放在小盆中漂洗一下再放回原池(缸)静养,每天1次,痊愈为止。
(2)把病鱼放入10—20毫克/升的呋喃西林或痢特灵的药液或2%一3%的盐水中浸泡10一15分钟后,过洗入池(缸),隔天1次。
(3)严重者在10千克水中,加入100万单位的卡那霉素或8万一16万单位的庆大霉素,病鱼水浴静养2—3小时,多则半天后换入新水饲养。每天1次,一般2—3次即愈。
54、载头鱼的恢复、救治
很多金鱼特别是发头类、蝶尾类,在新买来的时候都会发生载头、翻身的情况,越是那些头瘤硕大、尾型漂亮的鱼越容易出现这种情况,那些头瘤大的鱼,和尾型特别平的蝶尾平衡能力确实差一些。鱼友们先要搞清楚载头和鱼鳔病的区别,载头只是鱼的平衡能力差,不能调整正常的姿态,这个是有希望治好的;鱼鳔病却是鱼儿无法调节鱼鳔的大小,也就无法调节自身的比重,鱼儿只能浮在水面或沉在缸底,这个基本没治。下面只说载头的情况:通常金鱼在新买来时,几经折腾,就算没生病,身体都很虚弱了。这时鱼的平衡能力也会变得很差,往往表现出载头、翻身的症状。因此最好的治疗手段就是让鱼充分的休息、适应新环境、恢复体力。通常鱼儿就会不治自愈,恢复漂亮的身姿。所以下面说得其实就是鱼在买来初期的养护。新鱼最好尽量放在静水中,有点水流也行,但不能影响鱼的休息。水质要保持好,最好有过滤,水质尽量稳定,让鱼在2天后尽快开口吃东西,保证恢复体力,2周后鱼的状态就好了,平衡能力会好很多。鱼的平衡能力恢复和健康的恢复是互相促进的,平衡能力好了,鱼就比较从容,体力恢复的快,平衡也会越好;反之则很糟糕,平衡能力不行,鱼就挣扎着费力保持游姿,体力透支,无法恢复。初期养载头鱼的容器也很重要,最好不用脸盆,一是只能从上面看,无法及时完全看清鱼的状态;二是不透明,看不清水质的情况,对鱼的恢复不利。还是用玻璃方缸好,最好有过滤,但水流一定要控制,实在不行通过每天部分换水的办法也行。水深要浅些,没过鱼身(背鳍)再加点就好,让鱼通过尾巴在水面的张力帮助平衡,总之达到鱼在不动的情况下也能保持正常的姿态就好,这有助于鱼积攒体力尽早恢复。但也不可过浅,否则会引起鱼儿恐慌、挣扎。然后就是静养了,最好提供活食,注意保持水质。
55、金鱼鱼鳔失调症的防治
鱼鳔在鱼的消化管和肾脏之间,是由结缔组织和弹性纤维组成。金鱼的鳔分为两个鳔室,起着沉浮作用,鳔有细管与食道相连接,依*调节鳔的大小而在水中浮沉。鱼鳔失调症是金鱼的常见病。发病的金鱼横七竖八,或侧卧,或倒立,甚至腹部朝上,浮于水中或沉入水底。初期轻敲缸壁,金鱼还能转过身子,急速地游动一段,但过不多久又会翻过身子来。得这种病的金鱼并不会在短时间内死去。一般仍能吃食,特别投喂活水蚤后,捕食积极。这一点有别于由于烂鳃病、缺氧造成的浮头病状。漂浮在水面的金鱼身体的一侧会因为暴露在空气中溃烂、干瘪。沉在水底的金鱼会由于身体与缸底磨擦,发生感染发炎的症状。长期以往最终会由于体质下降,从而感染上其它疾病死亡。对于产生鱼鳔失调症的原因,一般认为是饲料营养不够,在冬季水温下降时由于体质原因造成鱼鳔失衡。治疗方式是提高水温和加强营养。可是在家庭室内饲养条件下,水温常年保持在15度以上,为什么金鱼还会得鱼鳔失调症呢?况且很多热带鱼、海水鱼也会患上鱼鳔失调症,可见温度的影响不是产生鱼鳔失调症的唯一因素。鱼鳔失调症的发病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五点:
(1)营养成分:现在市场上观赏鱼饲料品种丰富,组配非常精细,鱼粉、虾干无所不用其极。爱好者更是为了心爱的鱼儿不惜重金购买高档饲料。这些饲料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往往远高于一般天然饵料。此外很多观赏鱼饲料是针对小型热带鱼的,营养组配也是根据这些热带鱼的生理特点研发的,用于喂养金鱼,会导致金鱼过度肥胖,过多的脂肪也会容易压迫鱼鳔,造成失调。
(2)饲料影响:金鱼在养殖鱼农的池塘里长期所吃的食物是天然活饵料,如水蚤、血虫和水藻等。当金鱼被爱好者购买带回家中,立即换喂人工饲料,包括颗粒饲料、薄片或者贴片饲料。这些人工饲料虽然包含了更为丰富的营养,但比天然活饵不利于金鱼消化,容易造成肠阻塞。造成鱼的肠道膨胀,使金鱼失去平衡,但和鱼鳔没有直接关系。
(3)病毒侵染: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弹状病毒会引起鱼鳔上皮组织发炎变性,鱼体内积存大量体液,压迫体腔管,造成鱼鳔内的空气无处可去,浮沉调节机能实效。发病的金鱼消瘦,体色发黑,反应迟钝,头朝下滚动。腹部膨胀,腹腔内有腹水,鱼体表有瘀斑,常并发肠炎。发病的金鱼会在一周左右死亡。
(4)水温变化:金鱼是冷血动物,对于水温的变化非常敏感,当急剧地改变水温时,降低和升高均能刺激金鱼皮肤的神经末梢,从而引起内部器官活动的失调。发病的症状是皮肤失去原有光泽,侧卧在水面或水底,懒于游动。金鱼特别是名贵品种长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精心呵护,换水时新旧水温一致,因此更为“娇气”。当水温突然变化在3度以上时,极易引发失衡的病状。
(5)体型因素:根据经验,很多金鱼的品种,如文种鱼中的珍珠,蛋种鱼中的兰寿,龙种鱼中的蝶尾会较其它品种更易患上鱼鳔失调症。体型因素并不是造成鱼鳔失调症直接原因,但这些品种的体型短小,在正常的情况下加速游动也容易失去平衡。因此一旦鱼鳔出毛病,更容易出现失衡的病状。
(6)生理缺陷造成,如金鱼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了鱼鳍的不对称生长及鱼鳍的缺失,比如出现单臀鳍、无臀鳍或臀鳍的左右不对称,都会使鱼出现鱼鳔病症状。(具有遗传的可能)
(7)生理构型问题,。特别是发头类金鱼,如果体型过短,在越冬期就很容易出现鱼鳔病症状,所以在留选种鱼时,建议不要选择体型过短的金鱼当作亲鱼。还有一类构型问题就是尾鳍,当金鱼的尾柄与尾鳍面的交接处的夹角小鱼90度,尾鳍呈现一种上翘的感觉,随着金鱼肥胖程度的增加,就容易出现鱼鳔病。(这一情况常见于蝶尾金鱼),同时,尾鳍过小的金鱼也容易发生。(具有遗传的可能)
(8)缺氧造成。由于缺氧(闷缸)可以造成鱼体内酶活力的降低,就会使一些金鱼失去自身调节平衡的能力,从而发生鱼鳔病。一些体质较好的金鱼,在水体含氧上升后会自己恢复过来的。
和任何疾病一样,预防胜于治疗。根据以上发生鱼鳔失调症的病因。在家庭饲养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刚购买回来金鱼,不要急于喂食人工饲料。开始时喂一些新鲜水蚤,待一周以后,金鱼适应了新的环境,体质得以恢复后再开始少量喂食人工饲料。饲料尽量选用薄片类,这一类饲料吸水性强,不易在金鱼肠道内再次膨胀,造成便秘。颗粒饲料可以在喂食前用锤子砸碎再喂。粉状饲料由于易于氧化,容易变质,不推荐使用。喂食时以少至多,勤观察鱼的粪便,如果没有粪便或者出现白色粪便应该暂停喂食几天。对膨化饲料不适应的金鱼应立即换成天然饵料或沉底型的人工合成饲料,一般会很快痊愈的。
(2)金鱼的饲料最好能够交替饲喂活饵和人工饲料,并且穿插喂食青饲料。在阳光充足的饲养场所,金鱼可以自行啃食附着在缸壁上的青苔。水族箱饲养可以在缸壁上贴放植物性饲料贴片供金鱼随意啃食。最好购买专为金鱼研发的人工饲料,以防止营养成分的不均衡性。
(3)在给水族箱换水前,要将新水摆放在水族箱附近,并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确认水温一致后,再行换水,防止水温的突变。平日注意水质的保持(参见笔者之前的文章),使金鱼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体质强健才能抵抗病毒、病菌的侵袭。
(4)对于初学养金鱼的爱好者,选择金鱼品种时,最好先从一般品种开始,选择草金鱼、龙睛一类的品种饲养。这些品种可以适应较为粗泛的饲养方式。名贵品种不要选择体型过于粗短的个体。
(5)对于已发病的金鱼,需要单独隔离饲养,或者用漂浮在水面的小网箱。水位不要过高,只要能够没过鱼身即可。如果水温在20度以下,并且隔离水箱不是太小的话,无须使用充氧设施,减少金鱼被动游动的能量耗费。并在水中加入千分之一的粗盐,抑制水中病菌生长。并将水温缓慢提高到15度以上。在患病初期可以换喂些青饲料,如小浮萍等。开始金鱼可能不太爱吃,但是停喂其它饲料2-3天后,金鱼就会习惯接受的。一般一周左右金鱼即可恢复正常。对于由于肠胃阻塞造成失衡的金鱼,可以参照肠炎的治疗方法医治。对于重症病鱼,如果是侧卧在水面的,可以用小型注射器从体侧插入鱼鳔位置,抽出部分气体。减轻症状。(此操作要十分熟悉不同金鱼品种的解剖结构,并且具有风险。)对于侧卧在水面的病鱼,可以在背鳍上捆缚泡沫塑料,使病鱼直立悬浮在水中。无背鳍的蛋种鱼可用小网箱隔离缸底。对于重症病鱼经过以上治疗,最多还可延活一年左右。
(6)对那些有生理遗传可能的发病原因造成鱼鳔病的鱼,此类金鱼最好不要选作亲鱼。 |
|